花16萬元買房,十五年后,拆遷賠償419萬,這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好事。出乎意料的是,賣家反悔。認定當年的銷售合同無效。上海房屋拆遷糾紛律師解答拆遷款是泡湯嗎?
案情回顧
2003年7月18日,33歲的魏,考慮到孩子逐漸長大,住的房子有點小,碰巧手里存了一些錢,想換一套大一點的房子。
有一天,魏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房地產廣告,感覺很好,所以她聯系了賣家劉云。劉云的丈夫幾年前病得很重。經過幾次治療,他仍然沒有挽救自己的生命。為了治療丈夫,他花光了家里的積蓄,欠了一筆錢。他的小兒子不得不再次學習。依靠她微薄的工資,很難承擔這筆巨額開支,所以她想賣掉家里的老房子來償還債務。
老房子總面積547.68平方米,劉云報價1.5萬元。魏看了房子,覺得還不錯,決定買房。因為對劉的同情,他加了5000元,湊夠了16萬。交易完成后,兩家公司忙于各自的生活,在接下來的15年里沒有交集。魏某麗自然住在新買的房子里,劉某云還清了賣房的債務,并在自己的合同土地上建造了4間溫室。然而,出乎意料的是,由于十多年后的一個項目,兩個家庭又有了交集。2017年10月,老房子所在區域被列為棚戶區改造項目,面臨拆遷。根據初步估計,該房屋至少可獲得419萬元的拆遷補償。
在魏某麗從拆遷的喜悅中慢下來之前,她收到了法院的通知——劉某云及其兩個兒子將她告上了法庭。劉的要求是,她與魏簽訂的房屋和宅基地銷售合同無效,并要求法院命令魏返還宅基地及相關文件。
原來他們的生意有問題。魏是一個城市戶口,但劉云的老房子屬于農民的房子。1999年,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的通知》第二條:農民的房屋不得出售給城市居民,也不得批準城市居民占用農民的集體土地建造房屋。劉云認為她可以依法返還財產,但她不是一個不合理的人。魏和她一樣,不知道這種房屋銷售合同的法律效力,所以現在她可以退一步,更不用說離開所有的財產,至少拆遷資金的一半。
上海房屋拆遷糾紛律師根據劉云的說法,魏應該至少給她200萬元,但魏如何肯定呢?雖然有城市戶口購買農村住房,但她認為她和劉云不清楚相關法律法規,房屋銷售合同完全自愿,公平交易,更不用說這么多年過去了,他是默認的戶主,財產與劉云無關,銷售合同也應視為有效。
法院判決
上海房屋拆遷糾紛律師從整個案件的原因和后果來看,支持劉顯然對魏不利,違反了誠實信用的原則。因此,法院決定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。如果買方在購買房屋后沒有重建或擴建,則可以按照過錯原則分割所涉及的房屋。如有重建或擴建,應保護買方重建和擴建的利益。
根據這一原則。魏買房后,他出資擴建的284.81平方米有證房屋的拆遷收入應歸魏所有。原交易的兩棟老房子由雙方按過錯比例劃分。法院判定的過錯比例為:魏享有70%的份額,劉享有30%的份額。
2018年12月18日,根據上述依據,法院判處4195759元的房屋,魏享有382836元,劉享有372923元,駁回其他訴求。
上海動遷律師來講講房屋被身份不 | 上海動遷律師來教您政府不公布拆 |
拆遷中的“釘子戶”有苦難言,上 | 上海拆遷官司律師:這幾種期限過 |
拆遷時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? | 房屋拆遷如何補償?上海動遷官司 |